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435章(3 / 4)

丹人放在眼里了。此次也是马怀德不耐烦,要求反攻的。”

文彦博道:“这又是什么道理?虽然向乾宁军派了援军,可他们连番战事也死了不少人,人数并没有增加。怎么十几天后,就稳稳压住了契丹人?”

田况道:“相公,我们的军队用枪用炮,训练精良,岂是契丹人能比?只不过最开始,河间府军校只开了一年,军官不足,才有破绽。等到十几天后,能用的军官出来,军队编制齐全,契丹人自然就不是对手了。此事并不稀奇,我军本就要强于契丹人才是。”

文彦博点了点头道:“若是如此,此次反攻,岂不稳操胜券?”

田况笑道:“相公,契丹四十万大军,打了两个月,攻不破沧州。乾宁军城下,十几万大军,战不胜马怀德八万兵马。打到现在,本朝的主力还没出兵,契丹人已经难以支撑。此战当然稳操胜券。”

文彦博想了想道:“杜太尉在河间府,一直不出大军,就是为了全歼契丹主力?”

田况点头:“不错,若不是为了全歼契丹人,何至打到今日。现在的契丹,军队已经与本朝无法相比。不过他们生于草原,天生骑兵,不是这样的机会,想歼灭也难就是了。”

韩琦叹了口气:“当年杜太尉救唐龙镇,连战连胜,我就看他不凡。只是没有想到,数年之后,会强到这个样子。若是十年前,契丹四十万大军南下,必然天下震动。现在却波澜不惊,只想着让他们有来无回。十年时间,真地是天翻地覆!”

数路齐出

河间府,景泰、张岊、窦舜卿、贾逵、刘兼济、刘几和马怀德六人,分坐两侧。杜中宵坐在中间帅位上,旁边是富弼、赵滋、李复圭和李璋。朝廷已经同意反攻,今日几位主帅来,分配任务。

杜中宵道:“朝廷已回复奏章,同意我们立即反攻。今日叫诸位来,就是商量一下如何反攻,各军怎么进军。商量罢了,各自回去,不得延误!”

众将一起叉手称是,都有些兴奋。契丹已是强弩之末,这谁都看得出来。等了这么多日子,终于到了大规模反攻的时候。此一战,对两国格外重要。

杜中宵道:“这一战能到今天,很大的原因,是契丹明知不可为,偏偏就来。两帝争立,契丹打了数年,国内已经十分疲惫。去年马邑一战,数十万大军,面对数万人无所作为。可他们偏偏就是不信,就是认为自己军力强盛,本朝不堪一击。点起倾国之兵,大举南来。这是个好机会啊,这种机会,不靠对方犯错,很难碰到。我们碰到了,不能抓住,就无法交待。”

富弼道:“确实如此。自太尉带兵救唐龙镇,本朝连战连胜,灭党项,收西域,武功赫赫。只是契丹自立国时,就对中原占尽优势,一直不信。”

杜中宵笑了笑:“其实,若说他们不信,也不全对。现在契丹很多将领,应该已经发现,他们的军力不如本朝。只是这种事情,心里明白,却不能说出来。哪怕耶律洪基,也未必不明白。但他刚刚击败重元登击,还缺人望,这仗必须打。对于契丹人来说,他们需要一个退兵的机会。只要能说得过去,哪怕是实际败了,能堵人口的机会。现在契丹缺粮,如果我们不立即进攻,缺粮可能就是个借口。”

说到这里,杜中宵看了看众人,道:“这两个多月,都是我们在守,契丹人一直在攻。接下来的日子,就轮到我们攻了。现在由赵滋布置进攻路线,各位仔细听好。”

赵滋叉手,朗声道:“帅司定于,闰十二月初九,对契丹全面反攻。各军任务如下。张岊所部进攻永清、武清。武清县是契丹转运粮草之地,收集来的粮草大多存于那里。攻下武清之后,留一万五千人守城,其余人马北上,取平州。这一路上都是荒地池沼,行军不易,要早做准备。”

张岊起身叉手称诺。道:“太尉,现在幽州粮草已尽,无法证集。我五万大军,粮草何来?”

赵滋道:“粮草自雄州出。你军配两万运粮兵,两万驮畜,随军运粮。到平州近千里,运粮不是容易的事。具体如何安排,由李太尉与你商量。”

张岊点头,坐了下来。两万人马运送粮草,相当于他的军队全是战兵,不用担心粮草。

赵滋道:“景泰所部,率军从保州北上,取易州。攻破之后,沿太行山麓,会攻析津府。太行山下的所有契丹城寨,要尽皆拔除。所用粮草,由李太尉安排。”

景泰叉手唱诺。

赵滋道:“贾逵所部,北上取新城县,攻涿州。攻破涿诈之后,沿路扫荡契丹城寨,会攻析津府。”

贾逵起身叉手唱诺。契丹大军东移,涿州已经空虚。虽然城池修过,应该挡了军中重炮。

赵滋又道:“窦舜卿、刘兼济、刘几三军,北上取固安、安次,而后攻析津府。这是主力,三军以刘几为帅,不顾一切,要以最快的速度,包围析津府。只要我们取了析津府,就封住了契丹大军回中京的退路,此是关键。现在析津府的驻军不多,不过那是大城,墙防坚固,你们要加倍用心。”

三人起身称诺。析津府就是幽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